找到相关内容185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由“色戒”谈佛教的爱情观

    诸法无我,涅槃寂静”,“四念处:观身不净,观受是苦,观心无常,观法无我”等等;佛法告诉我们诸法缘起性空,色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,受、想、行、识也都是如此,所以对这些色受想行识等身心的现象,要认识其因缘,...而已,并没有加入任何诠释或批判。   对于爱情,佛法没有加以否定,事实上佛教不否定任何东西,而是教你认清一切事物的实相;当你真正体悟到一切事物属于缘起性空的本来面目,你就知道怎样看待一切事物了;这是...

    柳成荫(在家居士)

    |情爱|戒淫|情欲|断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09062982212.html
  • 阿赖耶缘起与如来藏缘起之研究

      宇宙万有,人类群品,世间诸法,出世诸法,凡有生灭现象者,皆待缘起。此一法之生成养育,待彼众缘;彼一法之生成养育,亦待众缘。如是一一法之生成养育皆待众缘,故知诸法为众缘而起诸法,亦即众缘起诸法而...现象,而诸法之自体不可得。故一切宇宙诸法之生成养育,唯缘起而已耳!   为缘能起诸法之法,本即诸法,决无超诸法外,或出诸法上,别有一种物力或神力以起诸法也。虽然就其为缘起诸法之特胜点以推论,则有其各种...

    法舫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3243071.html
  • 太虚大师的弥勒净土思想简说—《慈宗三要》大意(下)

    大要有二:一、辨析真实之义;二、修习真实义之法。  一、辨析真实之义,又包含二层涵义  (一)广说四种真实  诸法缘起性空,或者说依如所有性诸法真实性、依尽所性诸法一切性,即是诸法真实之义。若详细分别...应了知。”  总之,通过修习四种寻思,引发四种如实智,彻底了知名、事、自性假立、差别假立等诸法缘起之义,从而洞彻真实之理。  (三)获殊胜之果  由于以四种如实智照见真实之义,因而灭除戏论分别,切断...

    如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3048680.html
  • 论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

    )在僧肇看来,心无宗“无心于万物,万物未尝无”的观点是空心而不空物,心空而境不空。心无宗强调心不执著于外物即是空,其长处在于使人神静,其不足在于未能领悟诸法缘起,性自在空。即色宗之所谓“色”或色尘,指...依龙树的理解,世界诸法,因缘幻化,本无自性(事物依因缘而起,不是独立自在的实体),故名为空,这是佛家说空的理由;然而佛家所说的“空”并不是在万有之外的另一种存在,也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存在,只是说法无自性,...

    李振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61555783.html
  • 缘起法与般若波罗蜜

    道义。中道义圆摄无余,所以空即无量,无量即空。故中论云,未曾有一法,不从因缘生,是故一切法,无不是空者。  我们已经知道,诸法缘起缘起则性空。性空即是般若空慧,缘起即是方便胜智。故缘起者,般若之大用...有少法生,无有少法灭,无有少法相应不相应,无有少法积聚不积聚。何以故?因为诸法缘起皆不实故,诸法缘 起皆无生故。若人谓法可得,法有实,法有生灭,法有相应不相应,法有积聚不积聚,如是之人便为邪见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31760411.html
  • 浅论道德的重建与宗教伦理的整合

    环境伦理或生态哲学深受宗教伦理,特别是佛教教义的影响   生态学家认为:要承认人类生活与生态系统的密切联系,人与生物圈是一个平等相依的共同体。   佛教认为:从“诸法缘起,无自性空”中审视,...了“私我”,世界上就没有了争斗,一切都是和谐如如的状态。佛陀是圆教是彻底性的,如:缘起、性空、因果、轮回、中道、报恩、净土、极乐、平等、心佛众生无差别等等,都会在未来的伦理实践中得到整合和利用,服务于...

    王丽心

    |道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7/1743585006.html
  • 观世间如幻

    了解。其差别是后者了知诸法体性空的真理,了知“诸法缘起如幻,其体性空”。知道一切现象的特质是如梦如幻。而前者认为有“真实存在”的现象。我们之所以要观诸法如幻就是要脱离对世间的执著。   肆、在日常生活中要观诸法如幻   每个人对世间各种现象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,看法的差异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。我们既已学佛,已了知释尊所开示“诸法缘生性空”的道理,我们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去改变过去认为诸法为实有的不...

    紫虚居士

    |止观|智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1/0910457523.html
  • 唯识宗所依经论

    缘起)、净(还灭),都归于“唯心”,进而阐述阿赖耶识为诸法缘起的总根源。   7。《分别瑜伽论》 弥勒菩萨所说,世亲造释论。又称摄散归观论。此论未传中土。   8。《二十唯识论》 梵名...《宝积》二经,此二经是唯识的开基。为其次的三十卷。   摄释分:解释诸经的仪则,为卷八十一、卷八十二。   摄异门分:阐释经中所有诸法的名义差别,为卷八十三、卷八十四。   摄事分:明释三藏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唯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20555530048.html
  • 吕澄:佛家辩证法

    涅槃,而生起各样执着。这两类执着对于同一的现象上说,是互相矛盾的,也就是那现象会具备着引起这样矛盾的复杂性和相对性。现在正确地观察,诸法有连续相似的相状,并非绝对的无常;又有缘起生灭的相状,也不是绝对...以“八不”解释缘起。“八不”,为一类分别说的法门,根本意义与“宝积经”相通。由于执著诸法有实在的自体,便会跟着来了生、灭、断、常、一、异、来、去等相的法执;假使明白法体之不实在,自然八相俱非。但是诸法...

    吕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05438073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信仰结构解析——以汉传佛教为中心

    菩萨信仰是中国佛教信仰的外在形式构成,那么悲智双运就是中国佛教信仰的内蕴元素。早期佛教的教义是以“三法印”为标准的。三法的内容就是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涅槃寂静。要求修行者观身不净,观受是苦,观心无常,观法无我,了知诸法皆为因缘所生,以此智慧断除烦恼,求得解脱。三法印所揭橥的就是诸法缘起性空的道理,认识到缘起性空这一实相,就是佛法的般若智慧。大乘佛教认为,仅仅认识到诸法无常、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70639074.html